SNS下的人际关系的改变。想说说有了诸如校内,微博等,SNS类型的社交网络之后,人的交往关系出现了什么变化。
我的感觉,一言以蔽之,就是没有变化。
原因很多,先说两个:一个是SNS平台本身决定的。另一个是人类交往本身的上限问题。
关注某人,其实很大程度上仅仅就是关注某人发布信息。社交网络,更像是逛一个以人为主的信息发布商场。我们看到什么有意思,就多看看,看到什么产生了一些共鸣,就发布一些评论。而本身,交往的过程却是没有的。所谓交往的过程,比如谈话,是一种快速的信息交换,包括语言,肢体,表情,甚至包括说话的声调。而期间的反馈则会让你对谈话的对方有更深入和鲜活的理解。而诸如校内,脸书,新浪微博,并不能带来这些所谓的互动,就更不能说交往,乃至是扩大交际圈。另一方面,所谓信息发布市场,重点在于市场。所谓市场,就是要注重质量,注重反馈效果。你所发布的信息就相当于你在兜售你的产品,你是都会介意反馈性的问题,那么信息本身则或多或少的会进行一定的改变来迎合这一特性。所以当信息具有主观选择性或者偏见性的时候,那么展示出来的人,则是具有片面性的。浅显易懂的道理。那么因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,也将成为交往中的障碍。你需要互动的不是一坨子信息,而是人。而人用选择性信息把自己挡在后面,就是破坏了交往基础。
另一方面,来源于人类本身的交往上限。一般交往,大概是150人,亲密或者紧密交往,最多不超过8个。就是说如果在你现有的亲密关系的8个人中再加入1个人,那么有1个人会被从这个关系圈中退出去。所以,你校内上,微博上,加了无数的好友,关注了无数的人,但是你的交往能力仍然限制了你的交往可能。原因在于,技术没有提高人类本身的能力,只是改变了效率和方式而已。所谓说,改变效率的工具,带给你的是速度的变化,有时甚至可以给你带来新的东西,但是不能给你带来本质变化。你说你用钢笔写字慢,用电脑打字快,但是你们最终写的和打的还是同样的字,打的再快,字也不会改变。所以,拥有着社交网络,我们可以认识很多潜在的人,我们多了很多潜在的选择,但是我们本身的交往能力仍然是受限的,你想多认识人,你脑子也受不了。
所以,说下来SNS也仅仅是工具强化,而交往的过程本身没有被SNS改变。可怕的是人们产生一种交往的错觉,认为拥有了SNS,就拥有了更大的交际圈,反而让自己走入现实的能力下降的不少。总之,想扩大交际圈,只是进行信息关注是不够的,至少还是先走入现实吧。
加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