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sponse(javax.servlet.http.HttpServletResponse的实例)
response对象代表服务器端对客户端的响应,将Web服务器处理后的结果发回给客户端。之前为了更好的理解request对象时画了一个图,但是看了李兴华老师的《Java Web开发实战经典时》觉得讲解的非常好。response对象属于javax.servlet.http.HttpServletResponse接口的实例,HttpServletResponse接口的定义如下:
public interfaceHttpServletResponse extends ServletResponse
我们可以发现此接口是javax.servlet.ServletResponse的子接口,而ServletResponse也只有HttpServletResponse一个子接口,这一点与request对象是一样的。大部分时候,程序无需使用response来响应客户端的请求,因为有个更简单的响应对象——out,它代表页面输出流,直接使用out生成响应更简单。但out是JspWriter的实例,JspWriter是Writer的子类,Writer是字符流,无法输出非字符的内容。所以加入需要在JSP页面中生成一幅位图、pdf时我们就必须用response作为响应输出了。而且还可以用来设置头信息、实现页面跳转(请求转发)、和向客户端增加Cookie。
response设置头信息
客户端在进行请求时会发送许多额外的信息,这些就是头信息。服务器端也可以根据需要向客户端设置头信息。
刷新指令:
response.setHeader(“refresh”,”2”);//页面2秒刷新一次
定时跳转指令:主要用于新用户注册什么的,缺点是后退以后自动跳转会失效。
response.setHeader(“refresh”,”3;ERL=welcome.html”);
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实现写成html风格的:
<METAHTTP-EQUIV="Refresh" CONTENT="3;URL=welcome.html">
页面跳转
response.sendRedirect(“hello.jsp”);
该跳转属于客户端跳转,值得注意的是该跳转无法传递request属性范围的内容。
<jsp:forwardpage=”xx.html”/>和response.sendRedirect()两种跳转的区别:
前者的forward指令跳转:
1、属于服务器端跳转,地址栏不改变,可以传递request范围的属性。
2、属于无条件跳转,执行到该跳转指令处立即跳转,跳转之前的语句会执行,跳转之后的语句不会执行。如果你不幸在此处使用了JDBC那么他的关闭部分一定要找好自己的位置,否则它将永远都关不上。
后者sendRedirect(“xx.jsp”);
1、属于客户端跳转,跳转之后地址栏改变,不可以传递request范围的属性。
2、当所有的语句都执行完了之后才执行跳转
操作Cookie
Cookie是浏览器所提供的一种技术,这种技术让服务器端的程序能将一些只需保存在客户端,或者在客户端进行处理的数据,放在本身使用的计算机中,不需通过网络的传输,因而提高了网页的效率,而且能够减少服务器端的负载。但是由于Cookie是服务器端保存在客户端的信息,所以安全性也是很差的。客户端浏览器也是可以设置禁用Cookie的。Cookie与session的区别是:session会随浏览器的关闭而失效,但是Cookie会一直保存在客户端的机器上,除非超出了Cookie的生命期限。
添加Cookie:
<%@ page language="java" contentType="text/html; charset=utf-8" pageEncoding="utf-8"%> 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HTML 4.01 Transitional//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html4/loose.dtd"> <html> <head> <meta http-equiv="Content-Type" content="text/html; charset=ISO-8859-1"> <title>Insert title here</title> </head> <body> <% String name=request.getParameter("name");//获取参数 Cookie cookie = new Cookie("UserName",name);//javax.servlet.http.Cookie cookie.setMaxAge(24*60*60);//设置Cookie的生命周期,单位为s',如果没有设置保存时间,则默认是在一个浏览器上保存,如果浏览器关闭,则Cookie消失 response.addCookie(cookie); %> </body> </html>
读取Cookie:
<%@page import="java.net.URLDecoder"%> <%@ page language="java" contentType="text/html; charset=utf-8" pageEncoding="utf-8"%> 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HTML 4.01 Transitional//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html4/loose.dtd"> <html> <head> <meta http-equiv="Content-Type" content="text/html; charset=ISO-8859-1"> <title>Insert title here</title> </head> <body> <% Cookie [] cookies = request.getCookies();//通过request获取Cookie,返回值是一个Cookie类型的数组 for(Cookie c :cookies){ out.println(c.getName()); out.print(c.getValue()); out.print(URLDecoder.decode(c.getValue(),"utf-8"));//对含有非西欧字符的字符进行解码 } %> </body> </html>
其中值得一提的是java.net.URLDecoder.decode()和java.net,URLEncoder()这两个方法,以下内容摘自JDK API
java.lang.Object
java.net.URLEncoder
public class URLEncoder
extends Object
HTML 格式编码的实用工具类。该类包含了将 String 转换为 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
MIME 格式的静态方法。有关 HTML 格式编码的更多信息,请参阅 HTML规范。
对 String 编码时,使用以下规则:
· 字母数字字符 "a
" 到 "z
"、"A
"到 "Z
" 和 "0
" 到 "9
" 保持不变。
· 特殊字符 ".
"、"-
"、"*
" 和 "_
" 保持不变。
· 空格字符 "
" 转换为一个加号 "+
"。
· 所有其他字符都是不安全的,因此首先使用一些编码机制将它们转换为一个或多个字节。然后每个字节用一个包含 3 个字符的字符串 "%xy
" 表示,其中xy 为该字节的两位十六进制表示形式。推荐的编码机制是 UTF-8。但是,出于兼容性考虑,如果未指定一种编码,则使用相应平台的默认编码。
例如,使用 UTF-8 编码机制,字符串 "The string ü@foo-bar" 将转换为"The+string+%C3%BC%40foo-bar",因为在 UTF-8 中,字符 ü 编码为两个字节,C3 (十六进制)和 BC (十六进制),字符 @ 编码为一个字节 40 (十六进制)。
从以下版本开始:
JDK1.0
|
|
|
|
encode
public static String encode(String s,
String enc)
throws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
使用指定的编码机制将字符串转换为 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
格式。该方法使用提供的编码机制获取不安全字符的字节。
注:World WideWeb Consortium Recommendation 声明应使用 UTF-8。如果不使用该编码,可能造成不兼容性。
参数:
s
- 要转换的 String
。
enc
- 所支持的字符编码名称。
返回:
已转换的 String
。
抛出:
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
- 如果不支持指定的编码
从以下版本开始:
1.4
另请参见:
URLDecoder.decode(java.lang.String, java.lang.String)
java.lang.Object
java.net.URLDecoder
public class URLDecoder
extends Object
HTML 格式解码的实用工具类。该类包含了将 String 从 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
MIME 格式解码的静态方法。
该转换过程正好与 URLEncoder 类使用的过程相反。假定已编码的字符串中的所有字符为下列之一:"a
" 到 "z
"、"A
" 到 "Z
"、"0
" 到 "9
"和 "-
"、"_
"、".
" 以及 "*
"。允许有 "%
" 字符,但是将它解释为特殊转义序列的开始。
转换中使用以下规则:
· 字母数字字符 "a
" 到 "z
"、"A
"到 "Z
" 和 "0
" 到 "9
" 保持不变。
· 特殊字符 ".
"、"-
"、"*
" 和 "_
" 保持不变。
· 加号 "+
" 转换为空格字符 "
"。
· 将把 "%xy
" 格式序列视为一个字节,其中xy 为 8 位的两位十六进制表示形式。然后,所有连续包含一个或多个这些字节序列的子字符串,将被其编码可生成这些连续字节的字符所代替。可以指定对这些字符进行解码的编码机制,或者如果未指定的话,则使用平台的默认编码机制。
该解码器处理非法字符串有两种可能的方法。一种方法是不管该非法字符,另一种方法是抛出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
异常。解码器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实现。
从以下版本开始:
1.2
decode
public static String decode(String s,
String enc)
throws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
使用指定的编码机制对 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
字符串解码。给定的编码用于确定任何 "%xy
" 格式的连续序列表示的字符。
注:WorldWide Web Consortium Recommendation 声明应使用 UTF-8。如果不使用该编码,可能造成不兼容性。
参数:
s
- 要解码的 String
enc
- 所支持的字符编码的名称。
返回:
新解码的 String
抛出:
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
- 如果需要参考字符编码,而指定的字符编码不被支持
从以下版本开始:
1.4
另请参见:
URLEncoder.encode(java.lang.String, java.lang.String)